现在时间 :
政协信息
关于因地设置停车场的建议
日期:2017-09-12 来源: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东省潮州市委员会 点击:14470

林树顺

    停车难在潮州中心城区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晨早只要驱车到市区兜一圈,就可以看到,大街小巷被挤滿了大大小的汽车。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及经济发展汽车拥有量持续增长还有不断增长的外来民工,使本来就极其有限的停车位显得更为紧张。为了争得一个停车位置,车者们不顾有关部门的规定,有的人甚至把汽车开上了人行道,使不堪重负的步道砖受到了一而再的碾压而严重破损,给行人带来很多不便也影响市容市貌和环境,为化解停车难问题,本人经过多方面实地考证提出如下建议

目的

     1.确保“六城同创、治六乱”活动的顺利进行,促使有车辆有序停放

     2.达到增加申报“国家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的筹码

     3.切实化解车辆挤占行人通道而产生的安全隐患,确保行人的命财产安全

     4.在解决汽车停放问题的基础上,同时也解决摩托车和自行车的停放问题

     5.可以完整设置盲人行道,使盲人的权益得到保证,行走更加

     6.确保坐店经商的行为得到落实

     7.能使步道砖不再受到车辆碾压而破损

     8.可使沿路树木基本上得到保留。

拟采取的方法

    1.用最低的经济投入办最实用的大事,改造过程不需要伤筋动骨。建议把两棵树中间的路边石内移至新设立的人行道边缘,被出来的人行道稍为修整形成斜坡状,这种改造措施更有利于雨后排水,也有利于树木落叶以及其它杂物的清扫等等。同时原四方形的花圃修建成斜角状使车辆停放更加方便也能使车辆基本上处在树阴下,大大减少阳光照射。

    2.潮州大道是市区的主干道,现有两侧都种植有两排树木并配置了绿化带,可独立进行改造(見图1)。把树木间距约5米的地面(考虑到人行道下面都埋设有各种供电通讯光缆的实际)作适当下沉处理后,开辟为摩托车自行车道,实现汽车与摩托车、自行车完全分道行驶,保证行车更加安全快捷。停车位则按斜切形全部划设在主车道内,按理论测算整条大道可设停车位约6000个。在建的东大道也建议采用这种模式。

    3.绿榕西路在建工程可作为另一种停车模式的试点。如按拟设的方案(見图2)人行道就可腾出3.5米的宽度,只要再占用主车道路面约1米左右的宽度,就能达到车辆的停车长度。树距也进行严格控制,达到树距中间可停放三辆车的宽度。这种模式建成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如果可行即逐渐推广到路宽基本接近的潮枫路、枫春路、新洋路以及去除两侧隔离带改造的城新南路等等。

    4.市人民广场文化长廊后侧,福安路住宅区一侧按目测人行道约10米,如从中划出4米作为停车带后,还剩下约6米左右的宽度,改造完成后应在出入口处埋设更多的石桩以阻止车辆进入,广场西关厨子一侧同样可4米作为停车带使改造后的广场周边环境更加规范优美。

    5.春荣路(北桥路)是目前市区主要的跨境通道,也是当地军战略车辆出入的必经之路车辆运行比较繁忙拥挤,经常塞车,应列为重点改造路段,暂不考虑停车位的问题,建议车辆的停放全部移设在西湖街道经济开区围内及其它次道。人行道最好保留在3米左右,腾出来的宽度并入主车道,同时对路边树木也进行整改,去除现有根系旺盛伤及路面比较严重又极不雅观的小叶榕树,配种上市花“玉兰树”或其它不伤及路面的树种,保证道路更加优美通畅。

拟采取的措施

    1.成立以城市管理局为主体的“停车场位改造领导小组”,加强对辟建新停车模式的

    2.彻底改变因循守旧的思想,突破传统的规划标准和模式

    3.停车位的辟建不要搞一刀切,要因地规划因地而建,在不影响交通运行的情况下可采用多种模式进行建设

    4.可根据市财政收入状况,实行分期分区域进行,目前正在施工的绿榕西路作为试点最为有利,可以减少很多繁琐的手续,建成之后可以进行一段时间的运作,然后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全面推广实施。

    5.统一模式

    (1)改造过程中,除新桥东路步行街的宽度可作适当调整外,其余等级道路的人行道一律调整为宽度3.5米,出来的宽度拟作为停车位用地;

    (2)调整路边石的高度至O.4米,使汽车再也不能驶上人行道;

    (3)在人行道出入口设埋两支以上石桩,以阻止汽车违规驶入,保证行人的安全;(附图3)

    (4)停车位全部设在树木中间,形成一个个大小不一的港湾,汽车犹如入港停泊(見图5),对于树木种植过密的路段,应采用解疏的办法达到可停放两辆车的宽度。树木的水泥或石材围斗作适当调整为顺向斜侧造,便于车辆停放

    (5)树木所占用的宽度约1.3米延续至人行道(见附图4)进行适当填平后形成小平台,作为摩托车、自行车的停放场地,这样既能充分利用零星的用地又能解决人行道上乱摆放的问题,使人行道上更加规范整洁。

预期的效果

    1.可在原有停车位基础上增加1.8倍的停车位(即改造前只能停放1万辆车,改造后即可停放2.8万辆车)有效缓解市区停车难的问题

    2.可完全化解停车者与店主因停车问题所造成的矛盾,也可以避免店主为阻止外来车辆停放而占地摆设一些破旧的东西影响市容市貌的行为

3.可有效杜绝乱停乱放的行为

4.能保证步道砖不再受到碾压而破损,也可减少沿路设置隔离护栏的经济支出和管护费用。

    综上所述,其目的就是增加更多的停车位置,创造更加和谐融洽的社会环境。

 

备案号:粤ICP备17020065号-1
联系电话:0768-2281831 邮箱:czszxxc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