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时间 :
政协要闻
市政协委员分组审议市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
和提案工作报告
日期:2025-02-20 来源:潮州日报社 点击:3194

219日下午,参加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的市政协委员分组审议市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和提案工作报告。说成绩、谈发展、话愿景、强信心……分组讨论中,委员们踊跃发言。大家充分肯定了市政协过去一年的工作,一致认为报告内容丰富、客观实际;对2025年工作的谋划目标明确、思路清晰、措施具体,是情系人民、凝心聚力的好报告。

委员们还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就大抓工业产业、提升城乡风貌、做好新时代的文章等话题建言献策。大家纷纷表示,将积极履职尽责,为潮州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潮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丁玫 

 

热议坚定不移大抓工业产业

多举措推动工业产业提质升级

挺起高质量发展硬脊梁

工业产业是潮州的立市之本,也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所在。坚定不移大抓工业产业是潮州今年要干的三件大事之一,如何进一步推动产业突围突破,实现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新兴产业重点培育、未来产业谋篇布局的有机贯通?在分组讨论中,与会政协委员纷纷建言献策。

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如何充分利用人工智能赋能潮州产业转型升级?我市陶瓷、食品、服装等特色产业亟需通过AI技术实现智能化升级,构建技术+政策+人才三位一体的发展体系,助力潮州抢占新质生产力发展高地。陈丽敏委员带来《关于加大力度推动AI技术与产业应用深度融合》提案,她建议,尽快制定以“AI赋能产业升级为核心的扶持企业发展优惠政策,深化AI与特色产业融合,打造智能化转型标杆,扶持我市AI科研基地建设,在土地、税收、财政上给予优惠政策支持;借鉴发达地区在人工智能和传统产业发展相结合已取得的先进经验,结合潮州产业基础现状,打造AI技术应用一站式服务平台。通过选取潮州现有产业集群中的高新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为试点,对接传统制造业产业集群,着力打造一批人工智能应用场景示范项目,激发更多企业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积极性。同时,引进人工智能和制造业结合的应用型高层次专业人才,支持高等院校发起组建跨行业、跨区域的人工智能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

三环集团建成全国首个国际先进水平的百千瓦级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示范应用系统,凯普医学科学园一期项目封顶,翔鹭300亿米光伏用超细钨合金丝项目启动建设……在张热云委员看来,潮州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已经下好先手棋,她建议推动科技+产业深度融合,做好关键技术攻关,立足我市制造业基础和优势,积极探索新型研发机构建设,以技术研发服务为主业,有效整合创新资源,强化源头技术服务供给,力争突破一批卡脖子产业关键共性技术。

技能型人才是支撑实体经济发展的主力军,要加强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为潮州高质量发展培养实用人才。李盛武委员建议,健全我市技能人才需求预测机制和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研究出台支持产教融合的地方性法规及政策措施,为职业院校专业设置提供科学有效的指导;根据本地产业发展规划,合理调整职业院校专业布局,使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紧密对接,提高企业在课程设置中的参与度,共同培养适应区域产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术型人才;完善师资队伍补充机制,科学规划教师编制,柔性引进技能型专门人才,推进新知识+技能训练+企业实践的教师培训模式改革,提高职业技能教育质量。

 

共谋乡村振兴发展良策

坚定不移提升城乡风貌

绘就全域美丽"新画卷"

近年来,潮州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城市品位日益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如何进一步提升城乡风貌,实现全域美丽?在分组讨论中,委员们围绕这一重要议题展开热烈讨论,建言献策。

城乡风貌提升是推动潮州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环,对优化产业布局、改善民生工程、提升群众幸福感等方面都有着重要意义。黄永南委员建议,优化用地规划,盘活农村闲置土地和废弃宅基地,简化农业项目用地审批流程,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依托沿海地理优势开发海洋旅游项目,建设沿海旅游观光带,深入挖掘饶平自然风光、历史文化遗迹及人文风情,打造特色旅游线路。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质量;整合茶叶、狮头鹅等特色农产品资源,发展深加工产业,建设现代化渔港和渔业加工园区,促进产业集聚与景观优化,为城乡风貌提升注入强劲动能。

推进城乡风貌提升工作,找准发力点是关键。江瑞珊委员认为,优化规划设计是基础,要高度重视建筑外立面、道路、景观等要素的整体协调性,确保城乡风貌在空间布局与视觉呈现上和谐统一。要积极推广新型环保建筑材料与节能技术,例如广泛应用光伏发电技术,满足城乡建设的能源需求,助力绿色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要加强生态建设,大力推进公园、绿地、绿道等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城乡绿色空间,加大对黑臭水体的整治力度,改善水环境质量,打造水清岸绿的生态景观。要深度挖掘并结合当地特色,精心塑造具有高辨识度的城乡文化品牌与旅游品牌。通过举办特色节庆活动,如展现畲族风情的少数民族舞蹈表演、以坪洋柿饼为主题的美食节、茶区茶树绿篱观光节等,提升城乡的文化影响力与旅游吸引力。

城乡风貌提升不仅需要建设,更需要长效管理。江瑞珊建议,完善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城乡风貌管理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为风貌管控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强化执法力量,加大对违法建设等破坏城乡风貌行为的执法力度,维护良好的城乡建设秩序。

 

为做好新时代的文章献计献策

以侨为桥

为潮州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近年来,潮州坚持做好新时代的文章,通过打造世界潮人寻根地项目、设立潮人故里公益基金、开展美丽侨村创建等举措,不断凝侨心、汇侨智、聚侨力,引领海内外华侨华人与潮州发展同频共振。分组讨论中,围绕如何做好新时代的文章、凝聚侨心侨力等方面,委员们积极献计献策。

华侨群体是家乡建设的重要力量。今年,第二十三届国际潮团联谊年会将在潮州举行,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借助资源、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机遇。庄学海委员尤为关注国际潮团联谊年会的筹备情况。他认为,潮州要充分发挥侨胞众多、文化底蕴深厚、产业特色鲜明这三大优势,借举办国际潮团联谊年会契机,将联谊会机遇切实转化为潮州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

庄学海建议,要以侨为,拓宽经贸合作新通道。借助国际潮团联谊年会平台,提前组建专业商务对接团队,深入调研本地企业合作需求与侨胞商业资源,梳理重点招商项目库,通过线上线下结合方式,如举办云推介会、海外招商推介专场,向侨胞详细介绍项目情况、投资政策,激发投资兴趣。要以文为媒,在城市核心区域与联谊会主会场周边,精心布置潮州文化长廊,集中展示潮绣、大吴泥塑等非遗瑰宝,现场展演制作过程,让参会者近距离领略工艺精髓;搭建露天潮州音乐与潮剧舞台,定时上演经典曲目,配合潮州菜品鉴街区,以视听味全方位沉浸式体验,展现潮州文化生活风貌,让国际友人感受千年古城文化底蕴,塑造城市文化品牌。

当下,随着全球经济的加速融合,潮州企业正积极走向世界,与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深度对接。邱显哲委员认为,在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涉外法律风险随之增加,企业对涉外法律了解不足,法律人才匮乏,风险防控能力薄弱,诉讼难度大、成本高等问题凸显。因此,加强涉外法治建设,为潮州企业走出去提供坚实保障显得尤为重要。法律服务机构应当加大对涉外法律事务的研究和实践,为企业提供针对性的法律支持,提高企业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邱显哲建议,将涉外法治建设与侨乡优势紧密结合,持续健全完善涉外涉侨法治建设工作机制,打造以法护侨、以法助企的法治服务举措,为侨胞投资创业、企业对外贸易营造公平有序的良好氛围。

建议通过打造澳门与潮州合作服务平台,充分发挥澳门律师业界精通中葡双语、熟悉澳门和葡语国家法制的独特优势,为有意投资葡语国家的企业提供良好的涉外法律服务,协助投资者查明葡语系国家的法律、控制风险。邱显哲说,还应加强潮澳两地业界交流,在涉外人才培养、商事调解和仲裁等方面开展合作,共同提升涉外法治建设水平,为潮企走出去保驾护航。

 

潮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莹  陈婕 丁玫

https://www.chaozhoudaily.com/content/202502/20/c26025051.html

备案号:粤ICP备17020065号-1
联系电话:0768-2281831 邮箱:czszxxc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