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时间 :
政协信息
关于应对城区内涝问题的建议
日期:2024-06-17 来源: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东省潮州市委员会 点击:7631

每次大暴雨或持续性强降水天气来临,我市城区范围内存在几处路段易形成内涝:一处位于潮州大道岭海明珠小区门口两侧路段,一处位于湘桥区北站二路与银槐西路交叉附近路段,还有一处在潮州大道大新乡附近路段。大面积积水和内涝问题,不仅影响过路车辆及行人的出行,造成严重的交通堵塞,不可忽视的影响还有无法预知的如车祸溺水、触电等各种安全隐患问题。

为改变部分路段“逢雨必涝”的窘境,确保市民出行安全,现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加强涝点管道改造,疏通排水管网

建议有关部门加强对易涝区域的积水点主干管、支管的改造整治,运用适当增设排水管道、翻修排水支干管、增设收水井等工程性措施,更好地提高收水效率,消除内涝积水点隐患。对于不能满足排水要求的排水系统进行重新修建,以适应区域排水量区域雨水排水通道畅

二、开展清淤排淤工作,强化设施管护

建议相关部门定期通过开展清淤排淤工作,提高管道排水能力,加强易涝区域的日常清疏工作,确保下水道通畅。对于部分排水管道长期排水不畅的情况,加强维修,设置专门工作人员进行长期的监管与定期的维护。

三、提高应急处置能力提升监测水平

建议相关部门及时完善极端天气应急预案,做好易涝易浸路段区域的工作,提前布置充足的应急抢排设备和应急救援队伍,确保能及时处置好突发涝情。可通过加强对极端气候预警系统的建设,充分利用自动监测技术,在易发内涝灾害的路段设置监测设备,及时通报强降雨情况或发布道路积水情况,发布警示信息,避免车辆行人进入浸水受淹阻塞路段,尽量减少内涝造成的损失。

四、助推“海绵城市”建设倡导绿地格局

建议相关部门转变单纯的“排涝”观念,采取综合措施,助推“海绵城市”建设,运用蓄排相结合的思路,增加雨水就地入渗和储存利用率。倡导绿地格局,结合绿地建设,增强绿色街道以及雨水就地渗入土壤或被树木所吸收的可能性。

 

市政协信息员 李芬

备案号:粤ICP备17020065号-1
联系电话:0768-2281831 邮箱:czszxxc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