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3-20] 2025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东省潮州市委员会
- [03-20] 2025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东省潮州市委员会
- [03-17] 同心聚力“百千万工程” 同向助推高质量发展
- [02-11] 公 告
- [11-06] 关于征集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提案的通知
- [10-24] 2023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东省潮州市委员会办公室部门决算
- [10-24] 2023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东省潮州市委员会办公室
- [10-01]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
- [04-09] 潮州市政协公益基金捐赠倡议书
- [03-06] 2024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东省潮州市委员会办公室部门预算公开
金秋时节,我有幸参加汕头机关书画协会组织的“韩江溯游采风活动”,目睹韩江源三河坝三川汇合的气势,领略韩江于群山蜿蜒流动的身姿,倾听韩水碧波荡漾的乐声,参观庄严的孙中山纪念堂、三河坝革命纪念馆,瞻仰肃穆的三河坝革命纪念碑。身临其境,感受自然,追念历史,思绪万千……韩江您流淌的是哺育潮汕大地万物的乳汁,这乳汁是我们潮汕子民繁衍生息的生命之源,更是潮汕儿女屹立于中华民族之林的精神之源。
韩江您有母亲一样的情怀,您迈开沉重的步伐从群山峻岭中一路走来,艰难跋涉,当您面朝大海的时候,您毫不犹豫地分裂了自己的躯体,最大限度地浸润潮汕大地,就像母亲对待所有渴望奶汁的孩儿一样无私的奉献。
韩江,您给我生命的滋养,又给我精神的钙质。
韩江,您给我成长的快乐。在我有记忆的时候,我家门口就有一条韩江溪流,不甚宽广,溪水清澈,是全村人的饮用水。流速不缓不急,是各种淡水鱼虾的天堂,也是我们儿时伙伴们成长的乐园:戏水、撑船、捞鱼……
各种与水相关的活动伴随着我成长,给我许多快乐的回忆,其中要数父亲教我撒网捕鱼与秋天结伴钓鱼的经历。
盛夏是鲤鱼最肥美的时候,当我只有十三岁的那一年夏天,父亲劳动之余就带着我到溪边,教我如何撒网捕鱼,教我如何判断那个水里有没有鲤鱼,教我如何拿捏渔网,如何摆好撒网的架势,如何用力才使渔网最大限度的张开,撒网后又是为何要迅速潜水先把渔网四周按实按严,又是如何慢慢地收网捕鱼。虽然父亲对每个动作要领都做了说明,又做了多次示范,我记得当时我很努力,但不知道是不是力气的原因,一开始网老是撒得不很开。我第一次感到真正要掌握一项谋生的本领,确非易事。父亲那看似简单的几个动作,却不知是他多少年的努力的结果。在父亲带领下,两年后,我终于能独立行动,也跟父亲一样有了锐敏的眼光,有了优美的撒网姿势,一般情况下都不会空手而归。后来我终于明白当初为什么父亲在鲤鱼出现的时候,把本来自己撒网就能手出鱼到的机会,让我尝试,结果往往是让鱼跑掉,我当时总是流露出埋怨的情绪,但父亲却不以为然。原来,父亲是想对孩子应该是授之于渔,而非受之于鱼。现在,我更明白:真正的快乐的不是不劳而获,而是劳而有得。
捕鱼的方式不同,取决于季节和鱼种的不同。像鳗鱼,泥鳅等往往夜间捕食,故秋冬季节的夜晚,是捕捞鳗鱼泥鳅的好时候。白天,与几个小伙伴一起分工掘蚯蚓,准备足够的蚯蚓当诱饵,傍晚把蚯蚓搭在钓钩上,准备好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弓钓”,等夜色降临便迅速到生长着水生植物的溪边,放出长线,用力把带有诱饵的鱼钩抛到水中央,把“弓钓”的一头固定在岸边。大概10米处放一弓钓,放完就大功告成,接下来就是坐收渔利。半夜三更就是第一次收线的时候,是证明劳而有得的时候,当收钩线时感觉线的一头在振动的时侯,我的心弦也随之震动,既喜又忧,喜的是一般有鱼上钩,忧是怕上钩的不是鱼而是水蛇。这时我会更加小心翼翼地收拢钩线,当鱼钩出水的那一刻,悬挂的心才放下来。有鱼上钩的“弓钓”,此时就收回家,其余的就要等到天亮全部收齐,不管第一次收获多少,我都带着下一次收获的期盼进入梦乡,因而,每个放“弓钓”的晚上都是那么美好。虽然收获有时达不到预期,但钓鱼的过程却始终充满期待。噢,原来期待收获也是一种快乐。这种快乐是韩水的赐予,没有韩江,就没有我快乐的生长历程。
1986年秋,我考入了韩山师专(今韩山师范学院),读书期间,经常到隔壁的韩文公祠去瞻仰韩文公,近距离地感受韩愈这位百代文宗的无穷魅力。了解这位唐代大儒的爱民忠君思想,了解他“业精于勤荒于嬉”的治学办事的态度。读书期间,也开始近距离感受湘桥春涨、凤凰时雨,攀登涸溪塔、眺望北阁佛灯、身临鳄度秋风,从中我知道韩江名字的来历及一些关于韩江的人文历史,知道“恶溪恶鱼,退之退之”的故事。今天溯流韩江源,参观孙中山纪念堂,革命博物馆,感受韩江源美丽的自然景观的同时,让我追溯发生在三河坝的光辉历史,联想到战争年代那峥嵘岁月,知道韩江在战争年代曾经是红军一条重要的运输线,多少仁人志士为了民族解放付出生命的代价。在某种意义上讲,韩江是一条革命的河流,流淌着革命先烈的鲜血,在她哺育潮汕子民的流动乳汁里增加了精神钙质,让多少缺乏精神营养的人得以更好地成长,更好的珍惜现在和平安定的幸福生活。假如没有韩江,就没有潮汕,没有昔日革命者的牺牲,就没有今天潮汕子民的幸福。韩江不仅是潮汕子民生命之河,更是潮汕文化之河、精神之河。
作为被韩江哺育、受韩江文化熏陶的潮汕子民,不爱韩江是不道德的,是没有道理的。
家住北倚莲花山,南眺韩江水,我的家门口就贴有自己撰写的一副对联:楼外莲峰含秀气,门前韩水奏新歌。这对联表达了我对家乡河山的热爱。
我曾三次参加汕头市野外旅游协会组织的大型公益活动“爱我母亲河韩江徒步活动”,在回归自然,感受自然的同时,增强热爱母亲河、保护母亲河的意识。并热情洋溢的写下一首七绝《凤凰涉江》来纪念徒步活动:
通途九曲尽风光,
秋雨缤纷浴凤凰。
涉足蜈蚣亲韩水,
群山含笑碧流长。
(注:诗中凤凰,指凤凰山,徒步的当天下了雨。)
今天,再次踏上韩江之路,船只顺流飞驰而下,手挹清澈韩江水,目睹两岸风光,感情激荡,有感而发,再吟七绝一首《感恩母亲河韩江》:
韩水悠悠出远山,
泽披潮汕润苍颜。
思源饮水存心底,
养育之恩载宇寰。
乌鹊尚有反哺之情,何况人乎?我们应时刻保护我们的母亲河——韩江,让母亲河韩江永远清净、圣洁,永远成为潮汕万物生命之源,永远成为潮汕人民文化之源、精神之源。
(作者:马喜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