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时间 :
理论研究
进一步加强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建设 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日期:2022-09-20 来源: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东省潮州市委员会 点击:4472


2021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提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创建的新型政治文明形态,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理念和民主实践的全新概括。这一重大理念的提出,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民主的科学内涵、时代特征和政治优势,创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主政治理论,标志着党对人类政治文明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高度同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社会主义民主。”进一步阐述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为新时代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人民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的组织、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机构,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之一,肩负着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发展的重大责任和重要使命。

一、深刻领会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丰富内涵和重大意义

(一)深刻认识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本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是要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踏上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需要充分凝聚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更需要大力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我国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充分保障人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以及党和政府在进行决策、执行、监督等各个环节,始终围绕和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聚焦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诉求和期待,不断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人民民主体现在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全过程

(二)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追求民主、发展民主、实现民主的伟大创造,是党不断推进中国民主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实践创新的经验结晶。在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中,党的领导发挥着整合人民利益和意志,凝聚人民智慧和力量、增进和实现人民整体利益的作用,也是将全过程民主落实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国家治理各领域和激发国家治理效能的关键。只有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才能有效通过各种民主渠道,确保人民依法通过各种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形成国家现代治理的强大合力。

(三)深刻认识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的创新成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实现了过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实质民主、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人民民主和国家意志相统一。”说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将人民在国家中的主体地位落实到了具体的政治制度和政治生活之中,集中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对民主过程的理论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对人民民主的新表述,是对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的创造性运用,是以人民性为本质特征的人类民主新形态,通过促进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有机统一,为人民民主提供了治国理政的“全过程”治理空间,把来自人民的声音和智慧真实地、具体地凝聚到党和国家工作的各方面各环节,全方位保障人民各项利益得到充分有效的实现,凸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显著优势,充分发挥了民主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价值功能,创新体现了人民民主覆盖的广泛性、内容的真实性、保障的有效性,为我国新时代新征程上更好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科学指引。

二、人民政协在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中的定位和优势

(一)人民政协通过全链条民主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从过程上看,人民政协充分发挥协商民主的桥梁与纽带作用,咨询会、协商会、座谈会等形式,在流程上推动了党和国家的各项决策科学化、民主化通过选举、审议、决策、管理、监督等流程构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完整实践体系。人民政协始终围绕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重要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和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解决落实情况等工作组织进行广泛深入的协商,通过提出意见、批评、建议的方式开展民主监督,保证人民群众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监督权组成人民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各族各界人士,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开展协商议政,提出意见建议,加快推动党委、政府决策部署落地生效。广大政协委员通过提案、反映社情民意等形式,建睿智有效之言,献务实管用之策,积极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民主管理,切实把政协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长期以来,人民政协严格遵守协商流程,广集智慧、凝聚共识,在全过程人民民主各环节、各链条的程序性运转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实现了广泛完整的全链条人民民主。

(二)人民政协通过全方位民主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从内容上看,人民政协把协商民主贯穿履职全过程,集协商、监督、参与、合作于一体,有效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价值和理念转化为具体现实的民主实践一方面,人民政协协商领域广泛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促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为核心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方面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着力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各环节相互促进。另方面,人民政协协商形式丰富基本形成了全体会议、常委会会议、专题协商会和提案办理会等多层次、体系化、高效有序的协商议政格局,并适应新形势创设网络参政议政和民主协商平台,成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汇集民情、传达民意的中枢。长期以来,人民政协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坚持发扬民主和增进团结相互贯通,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实现领域层次的全方位民主。

(三)人民政协通过全覆盖民主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政协委员作为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代表人士,由各方面郑重协商产生,代表各界群众参与国是、履行职责。”从构成上看,人民政协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在政治制度上进行的伟大创造,具有代表性强、包容性大、联系面广的特色。政协的界别特点和委员构成有效保证了人民内部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各界人士有序参政议政,推动实现广泛有效的人民民主长期以来,人民政协坚持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坚持一致性和多样性统一,坚持协商于民、协商为民,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推动社会进步发表意见、提出建议提供平台,最大限度凝聚起共同团结奋斗的强大力量以参与主体的广泛性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全覆盖。

三、把握人民政协在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中的着力点

(一)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上强调:“人民政协事业要沿着正确方向发展,就必须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坚持党的领导是人民政协的根本要求,是党团结带领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长期奋斗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是人民政协事业发展进步的根本保证。坚持中国共产党对人民政协的全面领导,加强新时代人民政协党的建设,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党章为根本遵循,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全面推进人民政协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实现党的组织对党员委员的全覆盖、党的工作对政协委员的全覆盖,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充分发挥政协党组在政协工作中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作用,团结带领政协各参加单位和广大政协委员坚定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通过思想政治引领和制度有效运行,切实把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对人民政协工作的要求转化为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的思想自觉与行动自觉,使人民政协更好成为坚持和加强党对各项工作领导的重要阵地。

(二)推进专门协商机构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政协作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党中央也就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进一步提出要“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的作用,坚持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制度建设,不断提高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人民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安排,从全面把握政协的性质定位、工作定位的高度,认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注重发挥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的重要性。发挥专门协商机构的独特优势,在坚持共同思想政治基础的前提下,搭建将协商、监督、参与、合作融为一体的多功能多层次的制度化协商平台,在协商形式和内容上不断充实完善,促进不同思想、不同观点的充分表达和有序沟通。积极推进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机衔接,大力发展基层协商民主,坚持问计于民、问政于民、问效于民,充分发挥基层协商的重要作用,推动群众有序政治参与,助力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水平提升。

(三)在政协协商中凝聚共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政协2019年新年茶话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共识是奋进的动力”,明确要求人民政协“要把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作为履职工作的中心环节”,鲜明地提出了人民政协在新时代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充分发挥人民政协凝聚共识的职能,是人民政协服务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使命的必然要求,是新时代政协履职工作的中心环节。2020年,全国政协印发《关于加强和促进人民政协凝聚共识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指导各级政协组织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人民政协在视察考察、调查研究、协商议政、民主监督等工作中,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紧扣国之大者、民生关切,认真倾听界别委员、基层群众意见,积极做好协调关系、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凝心聚力的工作,广集良策促进决策优化,广聚共识推动决策实施。牢牢把握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坚持一致性和多样性,以协商聚共识,以共识固团结,在密切交往、扩大联谊中凝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强大合力,推动形成自内而外、由知到行的凝聚、传播和转化共识工作格局,寻求最大公约数、取得最大共识。强化统一战线意识,坚持民主协商、平等议事、求同存异、体谅包容原则,进一步加强同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之间的经常性联系,为他们参政议政提供更多平台、创造更好条件。

(四)强化政协委员责任担当。广大政协委员要坚持为国履职、为民尽责的情怀,把事业放在心上,把责任扛在肩上,认真履行委员职责,不断提高思想水平和认识能力,全面增强履职本领。”在中央政协工作会议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民政协强化委员责任担当提出明确要求,对广大政协委员履职尽责寄予殷切期望,为人民政协推进履职能力建设提供了重要遵循,为广大政协委员全面增强履职本领指明了努力方向。教育引导政协委员讲政治敢担当,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切实坚定政治立场、提高政治站位,把做到“两个维护”作为责任担当的首要任务,在政治立场上不含糊、政治原则上不动摇,关键时刻靠得住、站出来、敢发声。教育引导政协委员多种形式系统学习通过集中参加学习、培训和研讨活动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守纪律、讲规矩、重品行”的重要指示,准确把握汪洋主席关于“政协没有名誉委员,只有责任委员”的重要要求,全面增强履职本领,自觉遵守宪法法律和政协章程,不断提高政治把握、调查研究、联系群众、合作共事的能力,以模范行动展现新时代责任委员的风采。教育引导政协委员聚焦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和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投身履职实践,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切实提出真知灼见,认真做好委员作业,交好时代满意答卷,把智力优势转化为推动改革发展的实招良策。进一步加强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建设,充分发挥人民政协在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中的重要作用,牢牢把握新时代人民政协的历史方位和重要使命,围绕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凝心聚力,以更加昂扬的姿态、更加饱满的精神、更加担当的作为开创政协工作新局面,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汇聚磅礴伟力!


(饶平县政协一级科员李雪)


备案号:粤ICP备17020065号-1
联系电话:0768-2281831 邮箱:czszxxck@163.com